越南昆岛第六感日记
![]() |
八大洲旅游 |
会员等级: |
游记数量:59 |
2013-12-27 |
(一)引子
东南亚不止有普吉、巴厘、长滩。
越南不止有西贡、岘港、美奈。
从胡志明市出发,飞行45分钟可以抵达昆岛。这个群岛80%的面积属于国家公园,数十年来致力于保护海龟、儒艮等濒危动物,海洋环境得天独厚。
在昆岛第六感酒店,所有建筑沿着海滩一字排开,面貌质朴,毫不突兀。
天晴时,别墅泳池荡漾着惊人的翠色,洁白帷幔在海风中飘拂。金色沙滩致密均匀,与远处山峦沉默相应。
国庆并不是去昆岛的最佳季节——雨季尚未结束,海龟筑巢已经接近尾声。没有湛蓝天空和清透水色,相伴唯有海浪、星光、丛林。
这里开阔荒凉,人情温暖。
常常想起那些生动的面孔:美丽的“米粉西施”,带我们翻越深山雨林、喜欢《还珠格格》和《情深深雨濛濛》的向导小翠,总能在酒店任何角落找到我们、总是憨厚笑着的管家Nghia,对我们的行程不厌其烦提出建议或劝阻、本在休婚假却神奇出现的体验中心经理Georges……
在这里,你只需要静静敞开自己,感受一切真实与美好。
(二)闯进“小渔村”
走进昆岛机场那间小小的到达厅,第一眼就会看到第六感酒店(Six Senses Con Dao)的接待处。第六感是岛上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,下飞机的人一大半都是冲它来的。潮湿、拥挤、飞舞着蚊子的到达厅里,终于取到自己的行李,挂上第六感工作人员分发的行李牌——剩下的一切,就交给他们了。
行李被拉走,人跟着笑容甜美的酒店代表坐上车。一路听着音乐和她的介绍,在盘山公路转角处渐渐看到阴雨天灰蒙蒙的海,看到海边的一排木屋,正是我们即将抵达的地方。昆岛全部人口只有约7000。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,使它在历史上长期被统治者和殖民者当作绝佳的流放地、关押地。但也正因如此,它才幸运地保持了原始纯净的面貌。
昆岛第六感的前台,简单到真的只是一张“台”:
就这样直直走进去,迎接所有在场员工热情的笑脸和“xin chao”(越南语的“你好”)。
简单的欢迎茶和水果:
前台背后就是大堂。左手边是沙滩和大海,右手边是集中了酒店主要公用设施的“一条街”。虽然大堂简单到只有几张沙发椅,入住的几天里我们还是会经常来坐坐。一为蹭网,二为开阔。
大堂:
一条街:
不一会儿,管家Nghia出现了,一个瘦小憨厚的越南人。他带着我们穿过一条街,详细介绍沿路的设施。体验中心、商店、图书室、儿童活动室、提供免费冰淇淋的小吃店、越南餐厅、酒吧,还有稍远处的健身中心和修缮中的天文台。主泳池和主餐厅在直接临海的一侧。很萌的健身中心和天文台。
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贯穿酒店的小路和环抱的山峦:
临海的主泳池:
热情的Nghia每介绍一处,都坚持推开门让我们走进去仔细看看。走在吱呀的木地板上,我们像两个孩子一样雀跃。天海之间这些肩并肩紧挨着的小房子,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带钱老师回浠水老家,在村庄、田垄和水塘间漫步的那个下午。我们兴奋地议论着,一会儿去房间办好入住,就到摆满鲜艳蔬菜和各种杂粮的越南餐厅解决午饭。那一定是我们想念的味道!
越南餐厅的各种食材:
(三)胃与心得以安放
沿着山间小路一直走下去,就是客房区了。50幢别墅依山而建,临海一侧是我们的海滨别墅,地势较高的那边则是海景别墅,倚借山势巧妙利用了狭长的空间。
第六感是主打环保低碳的品牌,在东南亚各地都有一以贯之的风格。简单的设计方案确保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,包括自然采光和通风最大化。每座别墅建造的时候都使用了精美的木构架,用于制造构架的印度支那硬木来自可再生森林,而花岗岩就产自本地。
别墅门口的自行车呼应环保主题,可惜对我这个小脑残废者来说纯属摆设。不过,11路公汽也是很环保的哈:
别墅地面以上的部分都是木材和竹料,沿着木质楼梯走下去是一楼的浴室和泳池,从泳池再往下走几步,就是辽阔的沙滩和大海。去过马尔代夫第六感拉姆的人应该对下面三张图的细节都不陌生。门口的“眼睛”睁开是允许清理房间,“睫毛”垂下则是请勿打扰,进门处还有一只棕树纤维做的刺猬。
二楼卧室,帷幔和全海景露台:
卧室细节。木鱼形的钥匙、玻璃瓶装水、竹扇、竹编包、棋具,书桌上的文具和各种介绍册都用厚实粗糙的绿色再生纸制成:
除了惯常的水果、香槟,这只竹蜻蜓是富于地方特色的赠品。酒店专门印了张小卡片介绍它的寓意,据说在越南传统文化中,蜻蜓是生命不断流转变化的象征。它是奇妙的飞行家和信使,借着风力在水面滑翔,带来空气与水两大元素给予人类的影响。
每一样小东西都贯穿着酒店的文化。铁镇纸上是第六感的标识,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布制海龟是需要花钱购买的,收入正是用来保护这一昆岛最珍贵的物种。
乌龟形的蚊香炉,龟壳上的孔用来散烟,很别致:
简朴的第六感在空间上实在有些奢侈,整整一层只用作浴室。浴缸面向大海,另一侧的沙发外则是户外淋浴区。一面墙的衣柜,精致的竹编门。
行李送到了。热情的Nghia介绍完毕,告诉我们他在书桌上留了张手写的字条。有任何需要,按下电话上的Butler键就能找到他。
终于到了吃货时间!我们迫不及待地发足狂奔到越南餐厅,而它也果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。看,这满满一桌饮料、沙拉、酱料和香酥的烤米饼全是免费开胃的(图片右下方这杯免费的特调饮料,每天都会以不同种类的果汁为主题):
每个餐厅都有美貌服务生,但这个餐厅的灵魂其实是后面那位深红色衣服、不苟言笑的中年妇人,很难想象这些精致甚至颇有艺术感的美食出自她那双粗糙的手。在这里,你可以找到久违的味道,那就是食物本身的味道——蔬菜香草的纯粹,调料的纯正。我只拍了虾肉春卷和海鲜炒饭,记得陆续还点过酸辣鱼汤和米粉,海鲜炒饭和鱼汤真的清新到让人想哭,因为肠胃和舌头很久没有这么安心地被宠爱了!唯一失败的是隔壁酒吧做好送来的莲子汤,倾斜的玻璃杯很美,可惜莲子有点生,味道偏甜。
我们在一条街上流连到傍晚才回屋,等待晚上的烧烤大餐。阴天没有绚丽的晚霞,就这样蓝蓝的暗下去。水罐,泳池,沙洲,平静的海与山。
(四)欲罢不能的美食之夜
第一天的晚餐,Nghia建议我们放弃预定的别墅内主厨烧烤,因为刚好在主餐厅有烧烤自助。“品种会多得多,尤其甜品很赞。你们一定要去试试!”
烧烤自助6点半(北京时间7点半)开始,天已经很黑了,通往主餐厅的路上只有昏黄的地脚灯。来到餐厅临海的户外区域,发现这里远不像去年苏梅岛的查汶海滩那样热闹亮丽。海浪之外没有杂音,灯塔之外没有光污染。
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,帮我们拉开餐椅,铺好餐巾。Nghia!祝完用餐愉快,他憨厚地笑着离开了。
推开门发现一个隐秘的“洞穴”,里面有可口的前菜和火腿:
“洞穴”那边是酒窖:
Nghia盛赞的甜品台:
肉食和海鲜永远是烧烤自助台上最热门的食物:
那些个大虾大蟹大鱼块,就这样跑进了盘子里:
纯净的蟹,带着清新微咸的海水味。蟹壳里是饱满雪白的蟹肉,甜美鲜嫩。我们点了两盘,后来干脆直接啃了,完全顾不得螃蟹性寒要少吃且配温热酱料的古训……
第二晚的主题是越南火锅,我们又去了。好多新鲜蔬菜,继续新鲜海鲜,继续扶墙出……
第三天的美食之夜移师越南餐厅,因为座位有限还需要预定。前两晚自助吃到撑,我们决定无论如何不要再当吃货了,就在越南餐厅对面的小酒吧吃点小食,喝点小酒。谁知刚晃悠到那儿,就被热情的女服务生拦下了。
”没座位了吧?“ ”我们刚好有一张备用桌,位置很好哦。“ “我们每天中午都在这儿吃,今晚就算了吧。” ”美食之夜的菜单和平时不同哦,而且还有甜品自助……“ 又是甜品自助!她一边说,一边执著地把我领到隔壁供应免费冰淇淋的小吃店,这里临时改成了甜品自助台。
原来不是西式甜品,而是以东方谷物为主要原料的越南甜品,每个品种旁用石头写上越南语的名字:
这个卖相最好:
给孩子们的糖果,这个就不免费了:
越南餐厅的烛光和紧挨着的小酒吧:
座位正对象山,后者以形似匍匐的象得名:
椰汁的吸管是柠檬草茎,也很环保:
温暖的小厨房:
大概是牛肉丸和柚子沙拉吧,也是用柠檬草茎做的小棒:
吃春卷的时候,服务生拿来一盘春卷皮,邀请我们自己包。用柠檬草茎蘸水抹一遍,原本坚韧的春卷皮立刻变得薄而透明,再裹上粉嫩的虾肉和时蔬,这饭吃得竟有些风雅了~
老实说,第六感的这几顿大餐并没有在厨艺或味蕾上给人太大的震撼。但那股浸透食材的清新,的确是在北京无法寻觅的奢侈。
(五)翻越雨林,看见海
浮潜本来是海岛游的经典项目,但我们俩都不是太有兴趣。既然来到山海相依、物种丰富的昆岛,当然有心去山林里走走看。体验中心经理Georges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叫做“Up & Over Con Dao”(攀越昆岛)的行程。出发前一天Nghia送来确认信,我问他会不会很累,他想了想说:“It's a big exercise(是个大锻炼)……”
确认信上说,我们的向导是一位名叫Thuy的女士。第二天在大堂看到这个齐头帘儿、黑而壮实的小女孩,她乐呵呵地告诉我们自己的中文名是一种绿色,叫小吹?小岁?她尝试了半天始终没说清楚,我们也就不再勉强了,乐呵呵从她手里接过准备好的背包和竹杖,一起上车。我们的背包里有饮用水和毛巾,她的包里则多了备用药品、曲奇饼和切片水果。
开往国家公园的路上,我猛然想起,Thuy,绿色,那不是小翠吗?!“对对!”小翠兴奋地用中文回答。原来她父亲曾在上海工作,而她本人则在北京短期学习过中文。这样好,比双方都用二把刀英语交流深入了不少……
因为昆岛80%的面积都是国家公园,所以汽车没开多久就停下了。来到山脚,出发!开始的路途还是很轻松的。借助登山杖,在热带雨林里一路向上,小翠不停地为我们指点各种树木和动物(当然,除了家常品种基本听不懂)。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再没有别人,偌大的林子里可以听到乌鸦的叫声、松鼠矫捷越过枝头的嘶嘶声,还有各种爬行动物在地面蠕动时富于质感的声音……
落叶、菌类和有波点装饰的昆虫:
@#¥%……&*(姑且叫它红花吧……):
海军条纹风的爬虫:
美貌的野生菌种:
我和小翠(忽略阴阳脸):
雨林里不时见到的宽根树,还用英文铭石介绍“broad-root tree”,回来也没查到这到底是什么树种。
我们出发的时间是8点半。因为Georges告诉我们,一天中唯一凉爽的时间就是黎明前。当太阳一触到树顶,雨林里的湿度和温度就会迅速升高,7点和9点出发基本没什么区别;另外,因为山顶有不少猴子,从前很多人喜欢给他们喂食,导致他们一看到食物就会兴奋而焦虑,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自然行为,所以国家公园努力阻止喂食的行为。这也就是小翠为什么只带了几块曲奇饼而不是整套野餐篮的原因。
果然如Georges所说,虽然只有少许阳光能透过浓密的树荫,但在湿热的雨林里走上一小时,浑身已经全部湿透,而且体力消耗很大。那样的光线、环境和运动状态忽然让我想起了《赛德克·巴莱》,多希望自己也能像赛德克人一样光着脚丫在落叶与虬根间飞奔!
小翠是个性格爽朗、嘴闲不住的女孩。看到蜗牛,她就讲小时候在越南北方生活时,妈妈笑她比蜗牛还慢的往事。她还是赵薇的铁杆粉丝,我们连蒙带猜跟她交流了《还珠格格》和《情深深雨濛濛》的观感,并且在树林里高歌电视剧插曲,带来人的声音~小翠也懂得怎样在我们疲惫的时候适时增加一点浪漫气氛,比如在这架原始秋千上合影。可以看到,我们的笑容下有掩藏不住的疲惫……
渐渐地,路越来越窄,也可以看到山顶的阳光了。这时路边忽然响起啸叫声,小翠告诉我们是猴子。果然,一只又一只猴子出现在我们身旁的各个方位。惊喜之余,也有些惊吓,几乎拖着脚走路的我有点紧张了,加快脚步往山顶冲去。小翠也不像之前那样大咧咧笑哈哈了。她嘱咐我放下登山杖,呼唤在后面边走边拍的钱老师帮我们带上山顶,然后一溜烟往前走。原来猴子看到木棍子,也是会焦虑甚至富于攻击性的,这下我更紧张了……钱老师,对不起!
山顶不是避难所,而是“战场”。好多好多长尾猴,一个大家族!我一屁股坐下来,小翠悄悄、慢慢地指给我看——我们面前表情最和善、老爱咧嘴笑且有咪咪的当然是母猴;表情淡定疏朗,最大最壮的是猴王;不远处体型稍小的是曾经的猴王,现任在夺位时把它的耳朵咬掉了一只——妈呀,刚才还觉得猴王看起来很大气很有风度,这血淋淋的故事瞬间就让我产生了掩面跑开的冲动……
这一刻,人和猴子手上都没有任何“武器”,都是屁股坐地,面面相觑。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穿了衣服。心里有些小忧伤——这是世界上与我们最接近的物种之一,连表情和打呵欠的模样都跟我们如此相似。但当我们离得如此之近时,还是无法交流,无法理解,彼此间有好奇,更有戒备。周围安静得有些过分。
忽然,我感到背后有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,回头一看,一只猴子正在挠我的背包。我看它,它就停下;我一转身,它又挠上了。小翠说,它是想在我包里找吃的,此地不宜久留……
往哪儿走?小翠又说,我们可以原路返回,也可以翻越这个山头,去到昆岛另一侧的海湾。但是那条下山的路非常湿滑,需要拽着绳子,沿着坡度极大的小路慢慢往下走。我想起活动介绍中诱人的解说:“亦可继续深入丛林,去到少有人去的岛屿最远端,在清澈的海水中休息。”看美景是需要代价的啊!
这样的行程对徒步爱好者来说也许根本是小菜一碟,但在我30年的小样儿人生中,确实从未曾置身于这样的境地。之前最险的一次是爬箭扣野长城,最后50米我说什么也不敢上去了,然后基本是滚着下山的。这次,既然已经千辛万苦走到这儿了,还有猴子国“重兵”在后,当然必须走下去。
第二段行程看到的景象,有点“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”的意思,但是一点也没那么有诗意。原来所谓抓着绳子下山,根本就不是我想象的一直溜下去,因为路很陡,也很长,仍然必须一步一个脚印,而且每一步都要注意脚下。
这时候,登山杖的作用就很明显了。熟悉线路的小翠虽然可以踩着拖鞋保持较快步速,但每踏出一步前,她也一定会用登山杖先探一探,因为一块石头或土松不松、滑不滑,并不完全是能看出来的。
我也学着小翠,像点穴一样嗖嗖伸出登山杖。但是很快我就吃到苦头,即使前后都有人,而且死死抓住绳子,还是摔了两个结实的屁墩儿,胳膊更在绳子上擦出好几道血印子。究其原因,我点出的登山杖基本是形式主义,因为想跟紧小翠,脚下步子快,根本不是按照登山杖确认过的路线走,完全凭感觉,当然会摔跤。
有了这样的教训,我只好放慢步伐,一点点向前探索。脑子里再也不能天马行空穿越到唐朝了,每一秒钟观察和思考的,只能是前面马上要迈出的这一小步。对于我这种妄想症患者来说,这真是极为残酷而有益的对治!

大概是怕我撂挑子、害大家搁浅在这深山老林里吧,钱老师一改平日“毒舌”的作风,不断给我扣上“你好棒!”“你是女王!”这样的高帽子,还把我的包也背到了自己身上。虽然是好心,但我因为失去了背包向后稳定的力量,反而更容易向前栽倒,不得不又把包给背回来。
因为是要去到岛屿另一端,所以虽然是下山,路好长好长。小翠问钱老师累不累,钱老师说没事,他属猴的,所以是个“monkey man(猴人)”。小翠马上说:“我不知道你是不是‘猴人’,但我觉得你是个浪漫的人。”矮马,第一次遭到这样的表扬,钱老师有点不适应吧?
我们路过溪流,路过蕨类植物,却仍然没有见到阳光和海的痕迹。直到我们来到另一个小山包上,小翠忽然问:“你们听到海的声音了吗?”
那段路非常顺。我们三步并作两步,很快就看见前方的绿色帷幕豁开一道口,露出金色的光,蓝色的海。

我们大概花了3小时来到这里,覆盖海洋生物残骸的无人海滩。可以看到即使在离海非常近的地方,光线还是非常非常暗:

我麻利地爬上最大的石头,因为小翠早已跟我一起设计好了后面的合影pose:

这不是浪漫,是终于可以靠着歇歇了……

我问小翠中间那块绿松石色的是不是瀉湖,她不能确认:

幸好这天没有下雨,路不至于更险,而景色也足够美。
小翠为我们安排了一个5只脚的小海龟作为行程最后的“彩蛋”。虽然它只是养在水缸里而不像那些在海滩上筑巢孵化的同伴,但也已经足够弥补我们此行错过看海龟季节的遗憾了。

告别小海龟往上走,通向公路的全是又宽又陡的石阶,不过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。沐浴着毫无遮挡的阳光,听小翠哈哈大笑讲她做学生时捉弄老师同学的故事,终于走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,可以呼唤司机来接我们了。
这里有一家“森林中的工厂”,山顶帐篷里有工人在惬意地睡着午觉。听着山腰里传来的机器轰鸣声,不知那丰饶的雨林和无人海滩是否能一直这样不被打扰地存在呢?
小翠说,有位酒店女管理人员在轮岗培训时被安排走这条线路,才完成一小半就受不了而坚决返回了。钱老师也说他很意外,没想到我能不打磕绊地走下来,原来我不是娇气,只是比较胆小,这次的徒步让他对我刮目相看。从昆岛回来后,我们不约而同改变了生活习惯,早睡早起,坚持锻炼。这是昆岛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。
(六)米粉西施和极速蜗牛
一家有意思的酒店,令你念念不忘的必定不是Bose音响、欧舒丹甚至爱马仕护肤套这样的标配,而是某个你喜欢流连的角落、某位不期而遇的动物同胞或者某几个有趣的人。第六感的最后一篇,想写一些小段落,关于它、他和她们。
1 米粉西施
在第六感的每一天,都从一碗清新爽口的越南米粉开始。尤其掌勺的还是位眉目神情颇似周韵的美女,自然更加心旷神怡。“米粉西施”很腼腆,那天厚着脸皮请她摆拍了几张,总不如这张低眉垂首、笑意盈盈的自然。
2 等不起的Spa
我们在徒步第二天安排了Spa抻抻筋骨,可是除了刚到酒店时Nghia提起过一次,就再没人跟我们确认Spa的具体细节了。每天在酒店里来回转悠,也并没有看到Spa馆的芳踪。
到了预定那天,眼看只剩下半小时了,坐立不安的我正打算自己寻摸着走过去,电话响了。Nghia告诉我们,一刻钟后会有小电瓶车来接。电瓶车载着我们一直开到私人别墅区的最里边,呼吸着周围菜园里天然肥料的味道(你懂的),才终于看到一处别致的小院落。
Spa馆的前台犹如蘅芜君的雪洞般清凉简约,图中小院可以俯瞰海景,还有座嵌着鹅卵石花纹的平台适合练瑜伽。
当初钱老师选择这套耗时3小时的“情侣浪漫旅程”时我简直惊呆了,因为套餐里除了足疗和全身按摩这样的传统项目外,不仅有他一贯嗤之以鼻的香薰面部护理,还有柑橘牛奶浴、香槟和巧克力蛋糕这种在我看来都太过yy的甜腻程序……但摩羯男的逻辑其实很简单:既然费用跟普通的双人护理没差别,为什么不选内容更丰富、形式更特别的?
两位技师给我们上好面膜,就开始听到她们一次次进出浴室,接着是一盆盆水倒进浴缸的声音,强烈的柑橘芳香和奶味扑鼻而来。不用说,好戏即将上演。等她们忙活了半天回来卸面膜时,另一张床上的人却不见了。技师紧张地问我:“他是不是生气了?”我强忍着笑意回答说:“不会不会,他就是躺不住出去透气了……”
果然,过一会儿有人趿拉着拖鞋回来了,一推浴室门就是一声惊呼,接着是手机相机的咔嚓声。原来比起躺在床上等Spa,更难以忍受的是没有手机的时间。
3 “唐僧”Georges
去越南前咨询活动建议时,酒店预订部把邮件转给了体验中心经理Georges,先后五六轮的邮件往返,害我几乎掏空了英语库存。因为Georges会仔细推敲行程的每个细节(前文已有记述),每封邮件都洋洋洒洒,虽然有点“唐僧”,但也多亏他的推荐,才有了那次难忘的雨林徒步。
不巧的是,我们在第六感期间Georges刚好请假去办结婚文件,10月6号才回酒店,所以那天带我们去雨林的是小翠。小翠建议我们把第二天的徒步看日落改成日落巡航,我们痛快地答应了。结果上午刚做完Spa,Spa馆负责人就把对讲机递过来,说Georges有急事找我。
果然是Georges,他提前回来了,语速极快噼里啪啦说了一堆,大意是当天傍晚海上很不安全,建议我们取消日落巡航。吃午饭的时候,一个面孔红红的外国小伙儿站到我们面前,Georges!“所以,我们终于见面了!”简单寒暄了下,Georges就开始解释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巡航。原来安全因素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当天的日落肯定不是让人惊艳的那种——“会不错,但它还可以更美……”
完美主义的Georges其实并不健谈。除了各种体验活动,他还负责环境保护和社会工作。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,他总是匆匆而沉默忙碌着。邮件中他说过,相较于管理的部分,他更喜欢那些带给他美妙体验的实际工作,比如带着客人探索海洋和森林的无尽宝藏。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Georges,说他从不以任何海洋生物为食。回想起他在邮件里细细描述如何在与海龟、长尾猴亲密接触的同时又不伤害、影响它们的天性,我想他真的懂它们的世界。
第六感的体验手册是我见过最别致的。不仅每个项目的描述都很文艺,而且活动内容的设计也很别致——比如到灯塔去,在花园中跟灯塔管理人聊聊天;又或者深夜11点出发去朝拜民族英雄的墓地,感觉如何?
体验中心门口的黑板报充满童趣:
4 文艺小店
第六感有爿小小的商店,是钱老师的最爱,每天至少逛3回。店里物品大致分三类:第六感特色的木鱼钥匙、棕树刺猬等一应小物件,这里都能买到;沙滩装、棉麻服装和护肤防晒产品;最后就是各种特产和艺术品了。尤其是一位西贡画家的画,有卷轴、明信片等规格,钱老师每日摩挲,从小的买起,终于还是拿下了他最喜欢的那幅坐禅背影。
商店售货员也是个温柔甜美的越南女孩,每天不厌其烦爬高上低帮我们取货品,再拿着我们付的美元去前台找零。她细心地提醒我们,这位画家的更多作品在西贡一家画廊出售,如果回程在胡志明市有时间,不妨去找找看。我们在这家店收获了喳喳、第六感CD、香薰、印花T恤等大大小小的货品。更意想不到的是,这些画作启发了钱老师重拾幼时未竟的梦想,认认真真开始了学画生涯。
5 雨夜,不速之客
离开昆岛的最后一晚开始下雨, 一只树蛙悄悄来到泳池旁,盘腿静坐。下雨夜清凉寂静,这位不速之客的坐姿也显得格外神秘庄严。钱老师说,它是来守护我们的,所以恭恭敬敬对它行了跪拜礼。我觉得他是对的。
第二天一早下楼洗漱时,我发现它挪到了浴室台阶上。略有些伛偻,但还是那样静穆。
这是我们在路上遇到的另一位不速之客——“极速”蜗牛:
窗外和窗内:
沙滩上只有一家四口在玩耍:
偶尔浮云散开,露出这样的颜色:
他们一天的工作开始了,我们却即将离开:
在大堂等待退房时,我们刚好碰到Georges来道别。Nhgia则一直把我们送到机场,托运好行李才离去。
再见了昆岛,也许不会再来的地方,但感谢你带来的一切改变。
(七)图说胡志明市 & 越南行小结
我们在胡志明市只呆了两个晚上、一个下午,对这座充满故事与风情的城市完全说不上有什么了解。所以就用匆匆拍下的几张照片作个说明吧。
机场附近的早晨,摩托车上的城市:
酒店早餐,造型很萌的火龙果:
胡志明市的边青市场有点像三里屯雅秀,品质一般,价格不贵,能淘到适合做礼物的手工艺品。这个漆底镶贝的纸巾盒印象中不到30元:
带着第六感商店服务员提供的名片,我们很容易找到了钱老师心水的这家画廊。店主是个戴着眼镜的严肃中年女子,当面强调画廊严禁拍照,钱老师还是频频举起手机拍了好多。好在最后买了画和印制T恤,我真的一度担心他会被躲在哪里的保安架出去……
快餐连锁店Pho 24的米粉套餐。米粉只能说是快餐店的合格水准,但是在相当于人民币一二十块的套餐里,竟然还有好喝的冰豆浆和精致的小甜品,顿时感觉被治愈了。
走到快餐店背后找厕所,竟然看到这样一家挂着中文对联、殖民风的餐厅。我没有敢拍里面穿着艳丽奥黛的女招待:
女招待下了班,潇洒地加入摩托大军:
画廊附近的丝绸服装店Khaisilk,骄傲地张贴着他们接待各国政要名流的照片。丝绸、亚麻质地的宽松服装和旧式家具让你轻松穿越到玛格丽特·杜拉斯的年代,服务员殷勤到让你不知所措,而这件用雪梨纸精心包好的真丝衬衫居然只是淘宝价!我还很口水他家纯色的真丝奥黛,可惜实在是没有场合穿。
酒店里穿奥黛的女服务员。看到我身上的旗袍,她很热情地说:“跟我们的衣服有点像呢!”这个,到底谁像谁……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几点补充:
1、这次我们找的代理是八大洲旅游。我做了个小实验:客服代表Fly帮我们统计行程价格时,我一直在自己查机票、酒店,同步比价。尽管他们在机票和胡志明市酒店方面并没有拿到理想的价格,但不得不承认昆岛第六感给他们的代理价是无与伦比的……最后结果,八大洲以200元的优势胜出!八大洲和Fly的可爱之处,在于他们是以非常真诚、亲切的态度做代理,有啥说啥,遇到小问题也是以最方便我们的方式解决。
八大洲的贴心,从他们给每个预订客户送出的大礼包也可以看出。转换头、沙滩巾、旅行三宝都是很实用的,还有详细的旅行提示和呆萌的吉祥物小8。
可以当裙子穿的沙滩巾……
2、北京到胡志明市的航班必须在河内转机,重新托运行李。会有空乘人员举牌、贴标记提示,请一定留足充分时间,跟紧他们或同航班的人。
3、为了方便,在中转城市我总是喜欢选择机场附近的酒店,这次的西贡宾乐雅也是个惊喜。酒店性价比不错,房客中很大一部分是各国的空少、空姐。想象下深夜回到酒店,目睹一列蒙着面纱、穿着制服的阿拉伯女郎从你面前飘然而过的观感吧!
宾乐雅有位很严肃的老门童,第一次帮我们把行李拉到房间时,一声不响地弯腰致礼就下楼了。4天后,我们从昆岛回到胡志明市,他为我们拉开大门,竟然微笑着说:“我认识你,昆岛怎么样?”我不知道老先生怎么“偷听”和记住我们去昆岛的,但是那一瞬间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温暖。